ZMT

Many a little makes a mackle


人格类型分类

本文介绍了什么是人格特质,怎么分类,并介绍了主流分析方法。后面着重介绍了敏感型人格和内向人格的优势,最后介绍了人格缺陷的一些分类和特点。与人打交道,这些了解不可或缺

本文介绍了什么是人格特质,怎么分类,并介绍了主流分析方法:BMTI 以及五大人格分析方法。后面着重介绍了敏感型人格和内向人格的优势,最后介绍了人格缺陷的一些分类和特点。与人打交道,这些了解不可或缺

人格特质

人格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对其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在心理学领域,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和 Big Five 五大人格特质理论是两种广泛应用的人格理论。本文将深入介绍这两种理论,并对各种人格类型进行分类和详细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格特质及其影响。

人格是指个体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长期稳定的特点和倾向。MBTI 和 Big Five 理论是两种广泛使用的人格理论,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和解释个体的人格特质。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MBTI):

MBTI 是一种基于心理类型的理论,由伊莎贝尔 · 布里格斯 - 迈尔斯(Isabel Briggs Myers)和凯瑟琳 · 库克布里格斯(Katherine Cook Briggs)母女于 20 世纪 40 年代开发而成。它将人格分为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两个对立的特质,共计 16 种人格类型。

  1. 外向 (E) vs. 内向 (I)

    • 外向型:喜欢与人交往,注重外部世界,善于社交和表达。
    • 内向型:喜欢独处,注重内心体验,善于思考和反省。
  2. 感觉 (S) vs. 直觉 (N)

    • 感觉型:重视具体事实和细节,偏好实际经验和直接感知。
    • 直觉型:善于看到事物的整体和潜在意义,偏好理论和抽象思维。
  3. 思维 (T) vs. 感觉 (F)

    • 思维型:以逻辑和客观分析为导向,更注重事物的理性和合理性。
    • 感觉型:以情感和价值观为导向,更注重人情味和情感表达。
  4. 判断 (J) vs. 感知 (P)

    • 判断型:喜欢有计划和组织,偏好决断和结论。
    • 感知型:喜欢开放性和灵活性,偏好探索和观察。

Big Five 五大人格特质理论:

大五人格是目前心理学界最受认可的人格模型之一,它由 Lewis Goldberg 等人在 1980 年代提出。Big Five 理论是一种基于因素分析的人格理论,将人格特质分为五个维度,每个维度描述了人格的一个方面,通过测量这些维度可以描述一个人的整体人格特征。

  1. 外向性 (Extraversion)

    • 社交性、活跃、乐观、爱冒险、寻求刺激。
  2. 宜人性 (Agreeableness)

    • 亲和力、合作性、信任、宽容、关心他人。
  3. 尽责性 (Conscientiousness)

    • 责任感、自律性、目标导向、细致、可靠。
  4. 神经质 (Neuroticism)

    • 焦虑、易怒、抑郁、情绪不稳定、易受压力影响。
  5. 开放性 (Openness to Experience)

    • 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审美情趣。

每个维度上,个体都会具有一定的倾向,但没有绝对的 “好” 或“坏”。

人格分类及特点:

  1. 外向型 (Extraverted)

    • 社交能力强,乐观开朗,喜欢冒险和挑战,与他人相处融洽。
  2. 内向型 (Introverted)

    • 善于思考和反省,喜欢独立思考,对深入的交流更感兴趣。
  3. 感觉型 (Sensing)

    • 重视现实和具体事实,偏好实际经验和实用性,注重细节和常规。
  4. 直觉型 (Intuitive)

    • 想象力丰富,喜欢探索新观念和未来可能性,关注整体和潜在意义。
  5. 思维型 (Thinking)

    • 逻辑性强,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注重客观、理性的决策。
  6. 感觉型 (Feeling)

    • 关注人情味和价值观,重视他人感受,善于表达情感。
  7. 判断型 (Judging)

    • 喜欢有计划和组织,注重目标达成和任务完成。
  8. 感知型 (Perceiving)

    • 喜欢开放性和灵活性,善于适应变化和保持开放心态。

MBTI 和 Big Five 理论提供了两种不同但互补的人格分类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每种人格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而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促进个人成长、提高自我认知水平,以及改善人际关系。

人格分类

以下是 MBTI 和大五人格的两种人格分类方法:

MBTI

类型特征
ISTJ务实、可靠、逻辑性强
ISFJ善良、体贴、乐于助人
INFJ富有同情心、理想主义、洞察力强
INTJ独立、理智、具有战略眼光
ISTP独立、行动力强、善于解决问题
ISFP热爱自由、追求美感、富有创造力
INFP理想主义、富有同情心、注重个人价值观
INTP理智、客观、善于分析
ESTP热情、活泼、喜欢冒险
ESFP热情、友善、善于交际
ENFP热情、乐观、富有创造力
ENTP聪明、机智、善于辩论
ESTJ务实、高效、注重秩序
ESFJ热情、友善、乐于助人
ENFJ富有领导力、鼓舞人心、充满热情
ENTJ独立、自信、具有战略眼光

大五人格

维度高分特征低分特征
开放性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墨守成规、缺乏好奇心、不善于接受新事物
尽责性认真负责、有条理、追求完美粗心大意、懒惰、拖延症
外向性喜欢与他人交往、充满活力、积极乐观内向、喜欢独处、沉默寡言
宜人性友善、体贴、乐于助人冷漠、自私、不善于表达情感
神经质情绪敏感、容易焦虑、压力感强情绪稳定、乐观豁达、抗压能力强

应用

MBTI 和大五人格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

  • 职业咨询:帮助人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 团队建设: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沟通和合作
  • 个人成长:帮助人们了解自己、提升自我认知

注意事项

MBTI 和大五人格只是评估人格的工具,它们无法完全描述一个人的性格。在使用这些工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没有绝对的 “好” 或“坏”的人格类型,换一个使用环境,可能好坏就相互转换了
  • 人格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为什么说高敏感人格是大后期人格

洞察力是高敏人群独有的强大天赋,但在未建立内在系统和正确认知前, 只会导致讨好型人格或过度感知危险而特别缺乏安全感。

但如果通过修炼开发了此天赋, 高敏人不仅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还能高度觉知他人情绪且不受影响并引导他人情绪。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将敏感视为一个缺点

你这个人什么都好, 就是太敏感了, 甚至会把敏感和玻璃心混为一谈。其实那些成打式的人大多都是敏感和极端的, 平和与随和其实是一种凡人的情绪共识。而我们的传统校园教育就是要把大多数人都培养成平凡人、易管理的人。因为很多看似与共识价值观相反的失误反而是正确的

比如很多人信奉读书无用论, 因为他们看到很多人即便读完了硕士和博士, 依然找不到好的工作, 依然赚得不多。而那些达官显贵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不读书的, 因为他们知道一些只有他们自己家族认可, 大多数人不认可的东西。不知你发现了没, 很多官员和企业家骨子里都是高敏之人, 他们会比常人更容易发现一些细节, 更容易听懂一些弦外之声, 跟他们相处是非常心累的。

你能说他们小心眼玻璃心吗? 显然不是, 因为小肚鸡肠之人往往是不可能做到非富即贵的。讲到这里, 相信你就明白了, 高敏感和小心眼是两码事。高明之人不一定会因敏感知识而生气, 但他们拥有这样一份天赋, 可以比常人更迅速的察觉到一些常人不懂的事情。这样就很容易先人一步, 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发现危机、避开危机。

20% 左右的人带有高敏感

这个世界上只有 20% 左右的人带有与生俱来的高敏感。这些人拥有一种特殊的神经处理系统, 他们的耳朵可以听到更广的频率, 他们的味蕾可以尝出更丰富的味道, 他们的鼻子可以更细致的辨别香水的成分。他们也有更强的共情力

在一个电影院里, 情节动人处, 有些人一边吃着爆米花一边面无表情, 而有些人哭得稀里哗啦, 一包纸巾都不够用。见你流泪, 我一眼忱。这真不是矫情, 这是高敏感。

但高敏感往往被视为必须克制的缺点

但自小我们所接受的教育里, 就是教我们压抑这种天赋, 扔掉这种天赋, 然后变成一个普通人。这个时代流行了一个新词, 校顿敢力。很多人会将其视为正面褒义的性格词汇。经常有人说, 不要太敏感, 不要想太多, 不要玻璃心, 要控制, 要宽容, 要忍耐。然后敏感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

你看过漫画龙珠吗? 你看过电影《触不可及》吗? 里面的主角都是钝感力十足的人, 这类人已经成为主流价值观、主流审美里受人欢迎的性格。高敏感不是一种病, 更不是一种性格缺陷。高敏和深弱往往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不是外形是否强壮, 而是内在里要么气血弱, 要么精神弱, 敏感而易疲劳。所以觉醒的高敏人往往都是气血管理的高手。

敏感不代表冲动, 能瞬间接收到一些信息, 不一定瞬间就会反映出来, 他们懂得 “知者耻语, 善者不言”, 看透不说透, 还是好朋友。但其实大多数人或者信奉遁敏的人, 通常没有这种敏锐的观察力。现实生活中, 不知你是否听过一种声音, 多来自于年长者长辈们, 他们告诉你, 太敏感, 太注重细节, 成不了大事

你听到过类似的话吗? 如果听到过, 你可以回想一下, 说这话的人是一个成功的人吗? 是一个成了大事的人吗? 大概率不是, 真正成了大事的人, 往往是不喜欢说脚的,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成功秘籍, 你拿钱都买不走。他们本身也不缺钱, 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交给你。好为人士是人类的本性, 但高敏之人通常是人群中最沉默的那个人, 他们善于观察, 但不愿意表达。

当然, 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表达能力, 相反, 他们通常具有超人的表达能力, 因为他们的大脑所接收的信息要多于钝感力强的人。因此, 看到这里, 你要明白, 以后不管别人怎么说, 你就坚信没心没肺不是褒义词。能够破局的高明者, 就是从修罗化境杀出来的神灵。

高敏感带来更强大的心理素质

不同于身强者天生的性格与身体催生的意志, 高敏人由于会在前期大量感受不同的痛苦, 被动进行脱敏训练, 这将赐予高敏者一种纯粹的意志力。这种强大的心理是不需要他物支撑而存在的, 有组成黑色生命力。黑色生命力这个词源自美国心理学家维尔纳的研究。他在数十年的走访中见过数以千计的问题家庭, 他专门寻找那些处在糟糕的处境中, 看起来有很大概率成为问题少年, 但实际却成长得异常优秀的孩子。

他想知道是什么力量让这些孩子走出原生环境的束缚, 变得光芒四射。维尔纳在 20 世纪 80 年代对夏威夷某小岛上的 698 个孩子进行追踪研究。那个贫穷的小岛上面, 许多参与调查的孩子们的身后, 都有一个甚至两个患有酗酒、毒瘾、暴力、恶习或因此染上精神疾病的父母。按照大众的认知, 在这种家庭环境长大的孩子, 人生基本算完了。

然而, 出乎维尔纳意料, 有 2/3 的孩子确实重蹈覆辙了这个悲剧。可还有 1/3 的孩子成长为自信、能干、关怀他人的优秀成年人, 在学业、家庭和事业上都获得了成功。维尔纳认为, 这 1/3 的孩子有能力摆脱糟糕环境影响, 他把这种能力称为 “修复力”, 后来也被称之为 “黑色生命力”

生活远比小说要精彩。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不可能是一根直线, 而是一条不断震荡的曲线。真正强大的人, 都曾独自穿越过一片黑暗森林, 如同种子在土壤里独自扎根。在这段至暗时光, 需要忍受各种委屈、辛苦不被认可, 隐忍不被理解, 真心不被接纳, 付出没有结果。凡是最终穿过这片黑暗沼泽地的人, 才能真正看穿人性, 看透人间冷暖, 才能百炼成钢。

几乎每一个人都无可避免地有过至少一段剧烈滑落的低谷期, 那就是每个人都必然会经历的至暗时光。强大的人就诞生于此, 因为在这段剧烈滑落的波谷中, 有人爬了上来, 有人却再也没有。他的自信与勇气, 在被至暗时光彻底击碎后, 就再也没能回来。在这里, 他需要经历的远比他尚未成熟的心灵想象的更多, 比如世界观的重构, 三观的崩坏, 不公平的碾压, 自我怀疑的低谷。

但如果熬过去了, 就会得到一种全新的力量。黑色生命力就像是从地狱回来的人, 因此, 各位, 至暗时刻低谷期, 不要焦虑, 不要绝望, 甚至不要祈祷它快点结束, 好好利用它们反思人生, 马上就会迎来命运的转机。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没有机会, 而是站在机会前面, 没看见或者没准备好。而大多数人推崇的钝感力, 大概率会让你错过机会的。我们这个社会从来都是歌颂平庸、排斥不凡的, 因为优秀的人注定是孤独的, 注定是与众不同的。高敏之人, 因为从幼年开始就比同龄人接受更多的信息, 因此他们往往比普通人更有耐心, 更有专注力

你真的以为人与人的差别不大吗? 其实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 差别巨大。你想过没有, 为什么有的人有耐心看完一本书、一篇超长的文章, 并且乐此不倦。而有的人超过 100 字, 看着就头晕, 他们只喜欢看类似于微博那样的一句话, 概括一个新闻、一个话题、一个故事。

短期内, 这两种习惯只因天赋的相差所产生的差距并不大, 但久而久之, 极有可能会塑造出完全不同的两类人。人与人的智商差距确实不大, 但这里少了一个时间状语, 那就是刚出生或小时候、成年后的人生。天赋的惯性会促使你走向不同的人生, 且越走越远。

你有耐心看长的内容吗? 高敏感人群通常具有三个层面的能力: 第一是情绪管理能力; 第二是对复杂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第三是一种应对世事变迁的人生哲学, 又被心理学家称为智慧。他们对风险的忍受能力会变得很高。人往往经历过逆境和重大遭遇后, 对人性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破三观, 树新观, 创立新的认知系统, 学会换一个角度看世界, 学会正式接纳, 用不一样的方法得到不同结果。

也正因为如此, 相较而言, 在这些拥有高敏感性格的人生中, 也有更多机会可能发生一些不寻常的事。我们该如何做, 才能守住自己的高敏感天赋, 或者培养出一种高敏感的性格?

  • 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 深刻的了解和评估自己的思维方式、情绪方式和行为方式, 不过度在意自己的过错, 提高对内心真实想法的在意程度, 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明确和了解自己和自己的目标。
  • 接纳自己的一切, 包括负面情绪, 越抗拒越浓烈。正如海林格在诗中所说, 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缘和合而来, 一切的发生都是必然。若我觉得应该是另外一种可能, 伤害的只有我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允许。
  • 不害怕孤独, 学会做减法, 看淡一切的别离合变迁, 学会在逆境中自我救赎和提升。关注自己有限的精力, 不急于珍视所为的事和人, 不在无意义的事上过度消耗自己。为自己的生活设定界限, 区分什么让你舒适, 什么让你不适, 然后勇敢作出选择。

如果有完美主义倾向, 那就适当降低自我要求, 不要害怕别人的否定。打破非黑即白的世界观。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 而是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带, 没必要让自己绷得太紧。有意识的给生活留白, 放松注意力, 阻断信息输入, 整理一天的情绪, 帮助自己恢复能量

最后让我们记住一点, 低敏感度的人往往精力充沛, 爱好广泛, 人生更有广度。而高敏感的人, 因为内心世界更丰富, 人生往往更有深度。最后, 一定要记住, 高敏感是一种天赋, 如果你具备了这种能力, 那么请好好珍惜它

为什么内向人格更容易成功

内向人格在当今社会中普遍被误解和低估,被视为软弱、害羞、不合群的特质。然而,实际上,内向的人们可能拥有许多优势,这些优势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帮助他们更容易取得成功。

内向人格的误解

1. 被认为软弱、害羞、不合群

内向的人们经常被误解为软弱和害羞,因为他们不像外向的人那样大声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主动与他人交流。然而,内向并不意味着缺乏自信或者自我意识,只是他们更喜欢独处或者与少数几个亲近的人交往,内向的人不需要狐朋狗友凑热闹,他们专注于内在的成长。

2. 被认为不适合领导岗位和管理

内向的人们经常被认为不适合领导岗位或者管理职位,因为他们不像外向的人那样善于社交和表达。然而,许多成功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实际上都是内向的,他们通过深思熟虑和善于倾听来取得了领导者的地位。

3. 被认为不善社交和表达

内向的人们常常被认为不善于社交和表达,因为他们不像外向的人那样喜欢在人群中表现自己。然而,内向的人们在个人关系中往往更加真诚和深入,他们更擅长建立深层次的关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内向人格的优势

1. 思考和专注能力强

内向的人们通常拥有更强的思考和专注能力,他们更善于独自思考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他们可以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工作,而不受外界干扰。

2. 审慎和稳重的性格

内向的人们往往更加审慎和稳重,他们不会轻易被外界影响或者诱惑。他们善于在面对挑战或者压力时保持冷静,并且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情况。

内向人格更易成功的证据

1. 企业高管和公司创始人中内向较多

许多成功的企业高管和公司创始人实际上都是内向的,他们通过深思熟虑和专注于细节来取得了成功。世界 500 强 CEO 和高管中,内向人格占据大多数,国内大公司创始人和高管也是内向人格占比绝对优势。独立思考和倾听能力更容易做好管理岗。

2. 内向销售的业绩表现较好

一些研究统计表明,被认为更适合外向人格的职业,实际上绝对大多数销售冠军都是内向人格,内向的销售普遍比外向人格销售业绩更高。这是因为内向的人们往往更加倾听客户的需求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 成功案例

世界各地都有许多成功的内向人士,例如著名的科学家、作家、艺术家等。他们通过他们的才华和努力取得了在各自领域的成功,并且成为了榜样和启示。

内向人格更合适的职业

1. 学术和研究相关

内向的人们通常更适合从事需要深思熟虑和独立工作的职业,比如学术研究、科学研究等。

2. 艺术和创造类

许多艺术家和创作者实际上都是内向的,他们通过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3. 分析和判断类

内向的人们往往更擅长分析和判断问题,因此他们在需要分析和决策的职业中可能更容易成功,比如金融、管理咨询等。

时代和环境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对独立思考能力和专业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工作重心也从社交应酬转移到专业能力上。因此,内向的人们在当今社会中可能更容易获得成功,并且受到更多的重视和认可。

内向人格的优势和成功证据不仅能够帮助内向的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也能够让社会更加理解和重视内向的特质,为内向的人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人格缺陷

边缘型 (Borderline Personality):

  • 特点:
    1. 情绪不稳定:情绪波动大,容易陷入极端的情绪状态,如愤怒、焦虑、沮丧等。
    2. 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常常有强烈的亲密关系需求,但也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导致关系不稳定。
    3. 自我认同模糊:对自己的认知和身份感缺乏稳定性,容易受到外部影响而变化。
    4. 冲动和自残行为:常常表现出冲动和自毁行为,包括自残、酗酒、药物滥用等。

自恋型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 特点:
    1. 自我中心:过度关注自己的权力、美貌、成功等方面,认为自己是特殊、优越的人。
    2. 需要赞扬和崇拜:渴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和崇拜,对自己的成就和品质过分自满。
    3. 缺乏同情心:对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缺乏关注,常常表现出漠视或轻视他人的特征。
    4. 脆弱的自尊心:虽然外表自信,但内心对自尊心的损伤非常敏感,容易因批评而产生强烈的愤怒或羞耻。

偏执型 (Paranoid Personality):

  • 特点:
    1. 怀疑和不信任:偏执型个体常常怀疑他人的动机和真实意图,对他人的行为持高度警惕态度,倾向于认为他人对自己有敌意。
    2. 敏感和戒备:他们对任何可能被解读为攻击或背叛的行为都非常敏感,因此常常保持警觉和戒备心态。
    3. 固执和坚持:偏执型个体往往坚持己见,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持续坚定,不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或说服。
    4. 难以相处:由于其强烈的怀疑和不信任,偏执型个体往往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社交能力较差。

表演型 (Histrionic Personality):

  • 特点:
    1. 过分关注自我:表演型个体倾向于追求注意和认可,常常将自己置于关注的中心,喜欢成为注意焦点。
    2. 情绪表达强烈:他们情绪表达较为夸张和强烈,经常会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和同情。
    3. 行为表现夸张:表演型个体倾向于夸大其词、夸张其行为,以吸引他人的注意和赞赏,常常表现出戏剧性的行为。
    4. 关系易变:由于其对他人的关注和认可需求较高,表演型个体往往会频繁改变关系,但关系表面上的深度可能并不持久。

焦虑型 (Anxious):

  • 特点:
    1. 过度担忧:持续处于紧张和担忧状态,对未来和未知事物感到恐惧和不安。
    2. 焦虑症状:可能出现焦虑症状,如心慌、呼吸困难、胸闷等,严重时可能影响正常生活。
    3. 完美主义倾向:追求完美和控制,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过高,导致持续的紧张和压力。
    4. 社交困难:由于过度担忧和紧张,可能难以处理社交场合,产生社交焦虑症状。

回避型 (Avoidant):

  • 特点:
    1. 回避社交:因为害怕批评和拒绝,避免参加社交活动和与他人互动,导致社交孤立。
    2. 自我负面评价:对自己缺乏信心,常常自我贬低,认为自己不配与他人交往或受到欢迎。
    3. 过度敏感:对他人的评价和反应过度敏感,容易因小事受伤或产生消极情绪。
    4. 避免面对问题:倾向于回避可能引起焦虑或痛苦的问题,逃避解决困难和挑战。

强迫型 (Obsessive-Compulsive):

  • 特点:
    1. 强迫性思维:持续出现不受控制的强迫性思维,例如对安全、卫生、秩序等方面的过度关注。
    2. 强迫性行为:为了缓解强迫性思维带来的焦虑,进行重复、刻板的行为,如反复洗手、检查等。
    3. 过分注重细节:对细节和完美主义有过分的追求,常常陷入琐碎的细节中无法自拔。
    4. 控制欲强:试图通过控制自己的环境和行为来减轻内心的不安,但实际上增加了焦虑和压力。

抑郁型 (Depressive):

  • 特点:
    1. 持续沮丧:情绪持续低落,感到无望、无助,丧失对生活的兴趣和热情。
    2. 自我评价过低:对自己持有消极、负面的评价,认为自己无能、无价值,经常自责和自责。
    3. 睡眠障碍:可能出现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睡眠过多或睡眠质量不佳。
    4. 注意力难以集中:难以集中注意力,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工作和日常活动效率低下。

狂躁型 (Bipolar):

  • 特点:
    1. 情绪波动:周期性地经历情绪波动,交替出现狂躁和抑郁的状态。
    2. 狂躁期特征:狂躁期情绪高涨,兴奋、冲动,活力旺盛,可能出现冲动行为和不理性决策。
    3. 抑郁期特征:抑郁期情绪低落,感到无助、绝望,丧失兴趣和愉悦感,可能出现自我负罪感和自杀念头。
    4. 轮转周期:狂躁期和抑郁期之间会有周期性的交替,这种情绪波动对日常生活和社交关系都造成了困扰。

除了上述提到的人格障碍和心理疾病,还有其他类型,例如: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 特点:
    1. 幻觉和妄想:常常出现幻觉和妄想,如听到声音或看到不存在的东西,或对自己的身份、能力等产生严重的妄想。
    2. 思维混乱:思维内容不连贯,逻辑跳跃,难以理解或追踪其思维过程。
    3. 情感淡漠:对外界刺激和情感反应减少,表情呆滞,情感表达单调。
    4. 社交功能下降:由于症状的影响,社交能力和功能明显下降,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恐慌障碍 (Panic Disorder):

  • 特点:
    1. 突发性恐慌发作: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慌和焦虑症状,伴随心悸、呼吸困难、出汗等生理反应。
    2. 避开触发因素:为了避免再次出现恐慌发作,可能会避免特定的场所或情境,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 恐惧再发作:对恐慌发作的再次发作持续担忧和恐惧,形成恐惧恶性循环。
    4. 生理反应:恐慌发作时可能出现的生理症状,如头晕、胸闷、手抖等,加剧恐慌的感觉。

参考 & 致谢

  • 高敏感人格的究极形态 九哥

最后再次强调,人的性格会随着时间、环境,对象变化而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要刻舟求剑!

机械的划分人的性格是愚蠢的,弱智的,强制划分你的性格的人极大概率是为了 PUA 你,极少数才是真心为你好。


数据来源

  1. https://blog.17lai.site/posts/ec34b111/